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第一届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成功召开
首页 > 新闻动态 > 资源库新闻

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第一届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2年12月6日在南京大学召开,专家委员会主任裴钢院士,委员程和平院士、孟安明院士、魏辅文院士、贺争鸣研究员、田勇教授在线上参加了会议,委员高翔教授和陈帅教授参加了线下会议,南京大学分管科技的陆延青副校长、科技处姜田处长、集萃药康副总经理李钟玉及科技处、资源库工作人员也出席了会议,陆延青副校长致欢迎辞。

高翔教授在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的2021-2022年工作汇报中介绍了资源库的基本资源规模、高层次人员引进、核心技术研发与平台建设、质量与生产控制、开放共享服务与科技支撑、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等基本情况,特别是小鼠集结号、斑点鼠计划、人源化模型、无菌小鼠等领域开展的工作对国家基础科研和医药研发的支撑。提出了2023年发展规划,主要将探讨研究和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委员们就资源库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讨论,充分肯定了资源库这几年取得的成绩,认为在资源库对解决我国生物医药研发的卡脖子资源问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专家同时肯定了南京大学和集萃药康的共建管理新模式,是资源库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资源库的核心团队组建,有望对资源库品牌建设提供新的方向。

在高翔教授主持下,资源库三位教授进行了研究进展报告,董磊教授的报告提出了小鼠脾脏中实现肝、胰岛等器官再生,以期满足器官移植的临床需求与在组织工程上取得预期突破;朱景宁教授的报告阐述了小脑在共济失调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和对情绪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为共济失调、负面情绪的治疗提供新的突破口;李颜教授的报告展示了在人和HIS小鼠骨髓中,具有免疫调控功能和促进肿瘤形成作用的中性粒细胞的研究工作。

专家委员们还提出了如下建议:1)在新数据网站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人类疾病关联的应用工具,加强大数据整合与分析,拓展小鼠资源库的应用领域;2)针对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开展专项模型的研发,力争产生原创性突破;3)总结南京大学和集萃药康共建资源库的体制机制经验,进一步加强协作;4)建议资源库和政府相关部门合作提出基于国家战略发展和需求的新规划,联合多领域专家提升实验动物对国家科学发展的核心支撑及关键引领作用。